英爵私家影院

电影发展进程中鲜有人知的 5 次变革

发布日期:2016.12.6 浏览次数:6697

回顾电影发展史,似乎每一个新技术在诞生时似乎都会引发人们对电影内容衰退的隐忧,但无疑,技术的发展同样也扩展了人类视觉想象的边界,为电影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胶片从静到动

1895年12月29日晚,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简单挂着一条白色的床单,地下摆了一百多把椅子,稀稀落落坐着一些人。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场营业性电影演播时的情况,只有33人观看了7部每部长约1分钟的短片,这一天一般被当作电影诞生的日子。机器的发明者、拍摄者和放映者都是卢米埃尔兄弟,这台机器每秒16帧(格)的放映速度确定了默片时代电影的帧数。

第二天,这间咖啡馆里涌进了两千人,当放映到火车出站的场面时,惊慌失措的观众们尖叫着,纷纷离座躲避,生怕火车会压到他们,以致每次放映前要再三声明:「火车不会跑出来的!」由于观众拥挤,警察不得不前来维持秩序,每天放映十八场仍然爆满。

在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放映机之前,由爱迪生手下的迪克生发明了活动视镜,那更像是一台原始的「西洋镜」,体积沉重、画面跳动且只能一个人观看。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放映机使电影从此有了「观众」和「影院」的概念,电影欣赏开始从「独乐」走向「众乐」。

640.jpeg

电影《火车进站》

声音从无到有

1927年10月6日,纽约百老汇剧院正在放映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爵士歌王》时,银幕上突然传出阿尔·乔尔森的歌声,甚至听到主角开口说了句:「等一会儿,等一会儿,我告诉你,你不会什么也听不到。」因为这句无意中被保留下来的台词偶然间成就了「第一部带有对白」的电影,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杰拉尔德·马斯特说:「《爵士歌王》的成功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把1927年的电影工业撕成两半」。

当时不少电影评论家们都认为默片才是艺术而有声片不过是廉价的娱乐,一旦观众的猎奇心理得到了满足,有声片就会销声匿迹。

但因为受到市场的欢迎,有声电影还是迅速地刷新了电影工业。当时的导演、演员都经受了一次严酷的筛选。有声片的出现,成了压垮本来就已在制片厂制度下苦苦挣扎的格里菲斯、斯特劳亨等无声片大师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一些到好莱坞闯天下、甚至已功成名就的欧洲演员们纷纷打道回府。

1936年,卓别林推出了他的最后一部无声片《摩登时代》,标志着默片时代的终结。

640 (1).jpeg

电影《爵士歌王》 

彩色电影

如同有声片崛起时遭受的非议,彩色影片在诞生时也被认为会给电影带来毁灭式影响。如同传奇电影导演阿尔伯特·帕克把「着色」这种影像的演进技术讽刺为是「给米罗的维纳斯涂口红」。

今年,彩色电影印片法技术迎来了它的100周年纪念,这种分解胶片颜色膜成像的彩色技术最初由拉·加斯帕发明,被美国柯达公司购买了这项技术专利,并推出彩色胶片。

影片《黑海盗》(1926)是较早完全采用该技术完成的电影之一,整部影片都着色在当时是十分昂贵的。导演费尔班克斯在数月的尝试后决定了将所有的摄制工作都放在摄影棚里并控制每一个色彩的细节。他在摄影棚里搭建了一艘海盗船以及一个水池。电影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人造的,小到一颗棕榈树。费尔班克斯仔细地为树叶上色,并根据最终影像可能的呈现效果来严格控制上色的准确度。

色彩也早已成为为整部影片定调乃至形成导演风格的重要因素。艳丽的高饱和度和跳跃的画面成为了人们记忆中的「电影感」。

640 (2).jpeg

电影《黑海盗》(1926)使用彩色印片技术为整部影片着色的早期电影

最早的3D技术

3D技术的诞生远早于今天的泛滥式流行。

3D电影最早的尝试是1915年6月10日,由《火车大盗》的导演(叙事故事的先驱)埃德温•波特(Edwin S. Porter)发起的在纽约阿斯特电影院的3D电影看片会,推出的3部短片,包括美国乡村景色,1915年著名的电影《抄写员吉姆(Jim The Penman)》中的一个片段,及尼加拉瓜大瀑布的旅行记录片。影片中的活动场景都是由分开2.5英寸距离的镜头同时拍摄成两组画面,观众需要佩戴红绿眼镜观看。不过最终这个尝试由于画面的质量过差失败了。

3D电影第一次公映在1922年9月27日,《爱的力量》在洛杉矶大使饭店电影院放映,现场只有一名观众,这是第一部向公众发行的3D电影,也是第一部必须使用立体眼镜观看的影片。影片讲述了19世纪40年代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年轻船长的冒险故事,但影片在预演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640 (3).jpeg

早期的3D技术

电影特效

电影特效几乎伴随着电影发展的全过程。1902年的《月球旅行记》被认为是科幻电影的鼻祖,里面跳舞的女孩,小合唱队,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她们在乔治的指挥下以奇幻的想象完成了人类在大银幕上对太空这个神秘世界的第一次探索和尝试。

编导兼监制梅里爱系舞台演员,同时又是魔术师,他在影片中大胆尝试了叠影、淡入淡出等当时全新的手段。片中融合了大量舞台特效,现在电影的很多手法均可在本片中找到渊源。影片同时发行了黑白版和手绘彩版,但后者一度丢失。2011年修复完成的彩版在戛纳电影节首映以纪念梅里爱诞辰150周年。

640 (4).jpeg

彩色未修复版《月球旅行记》

照相馆家族出身的卢米埃尔兄弟坚持真实再现现实的景观,这和以想象力居奇的梅里爱大相径庭,而这两种路径开辟了电影再现美学和表现美学两大派系,在之后的数十年里争论不休,直到现在也指向不同的电影欣赏趣旨和导演追求。

计算机无疑为电影制作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传统的3D技术通常采用两台摄影机同步拍摄影像,取得主体左右侧体的立体感。观看时,观众的视觉皮层会自动对图像结合为单一三维影像画面。而通过电脑技术已能够不采用传统双机「拍摄」,使用 CGI电脑特效制作三维电影,再通过3D眼镜合成立体效果。《阿凡达》的上映使人们看到了3D特效的可能性,而特效制作和动作捕捉、蓝绿屏抠像等技术的采用使《霍比特人》相较十年前的《魔戒》三部曲在画面的逼真程度上有了质的提升。

640 (5).jpeg

《霍比特人》中咕噜姆的扮演者安迪•瑟金斯的动作捕捉

正如李安所说,「什么样的故事适合用什么样的技术才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故事和技术是合为一体的。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它的形式也就是它的内容。新的技术探索是一个新的开始。」致敬那些勇于探索的技术先锋们。


0